当强如茅台的散装批价跌破1800元苏州股票配资平台,白酒行业寒冬之凛冽可见一斑;而水井坊中期业绩大降则直接将二三线白酒品牌之艰难摊开摆在大众面前。
近日,水井坊(600779.SH)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今年上半年,水井坊预计实现营收14.98亿元,同比下滑12.84%;归母净利润1.05亿元,同比下滑56.52%;扣非净利润0.48亿元,同比下滑78.74%。公司预计销售量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543千升,同比增加14.54%,销量全部来自中高档酒。
银莕财经注意到,水井坊的业绩不仅一改此前增长态势、大幅预降,更将白酒行业深度调整期的结构性矛盾暴露无遗,陷入“卖得越多,赚得越少”的怪圈。
然复盘水井坊的业绩,纵然有行业弱周期的因素,但高管频频变更带来经营策略的更迭或也加剧了其下滑的程度。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公司业绩预告发布当天,水井坊的母公司水井坊集团高管又换人了,Cristina Samin Suner卸任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总经理,由SUDHINDRA SHIVNEGERE RAJARAO接任。此番换帅与控股股东帝亚吉欧CEO离任有关,7月17日,帝亚吉欧宣布首席执行官黛布拉·克鲁(Debra Crew)已通过“双方协议”离职,即刻生效。目前该集团已在物色新的CEO人选,以尽快任命继任者。
01
Q2亏损8500万元
单季度来看,水井坊业绩更加惨淡。
今年Q2,水井坊营收仅有5.31亿元,环比下降44.63%,同比下降32.44%;归母净利润更是直接亏损了8500万元,环比下降144.74%,同比下降251.79%。
对于业绩下滑的原因,水井坊在业绩预告中称,2025年上半年,白酒行业整体仍处于深度调整阶段。尤其在第二季度,商务宴请和宴席等传统消费场景持续承压,市场恢复节奏放缓。
华创证券的研报也指出,由于需求冲击、发货节奏叠加基数因素扰动等,Q2收入表现不及预期。具体原因一是上半年白酒行业整体处于加速调整阶段,宴席等传统消费场景持续承压,二季度需求压力进一步加剧;二是春节后渠道累库较多,公司放缓二季度发货节奏;三是去年同期基数较高。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水井坊上半年营收同比下滑12.84%的同时,其中高档酒销量却逆势增长14.54%,这一看似矛盾的现象恰恰揭示了行业当前的深层问题——销量增长却未能转化为收入提升。
一般而言,在白酒行业,量价齐升是繁荣周期,量价齐跌是衰退周期,而量升价跌则是去化周期。水井坊的量升价跌比较典型,很明显,在行业深度调整的当下,公司选择了“保动销”,而不是“保利润”。
早在今年召开的年度股东大会上,水井坊总经理胡庭洲表示:“库存管理是公司管理层非常重要的一项考核指标。”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7月8日,水井坊还发布了《四川水井坊股份有限公司相关声明》。针对市场中局部区域的流通乱象及客户的潜在顾虑,实施了包括:“臻酿八号500毫升装全渠道停货”“臻酿八号520毫升装在电商渠道将采取稳价值链及买赠管控等举措”“公司对6·18促销期间违反公司政策的客户和相关人员进行了严肃查处,包括但不限于罚款、停播断链接、终止合作等措施”。
02
频频变更的高管
除了行业因素外,水井坊业绩下滑或与其频繁更换高管有关。
公开资料显示,自2010年至今的十余年间,水井坊历经了8位总经理(包括代理总经理),平均每任任期仅两年左右。
母公司水井坊集团一共经历了4任董事长,虽不及水井坊,但日子愈加不好过的最近3年,就换了3任——2023年范祥福离任后,2024年6月Suner接任,2025年7月Rajarao再接班,平均任期仅1年。
作为中国白酒行业最爱换高管的企业,换人的理由亦五花八门。据此前水井坊高管公开解释,早年间更换总经理之位是由于“公司意识到找外籍同事来掌管一家中国传统企业,在沟通、文化理念方面都存在很大的挑战”;此后的更换则是由于“身体”“家庭”等个人原因。
然而,如此频繁的换帅放眼国内白酒上市酒企中绝无仅有。更重要的是,每任总经理之间战略侧重点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政策和渠道操作的连贯性。
例如,在水井坊乃至整个中国白酒行业历史上的首位“洋掌门”柯明思(Kenneth Macpherson)出任水井坊总经理期间,水井坊将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海外市场。然则当时正是国内白酒市场高歌猛进时期,在国际化战略之下,水井坊的收入增速落后于上市公司平均水平。并且,无论是柯明思任职期间,还是帝亚吉欧控股至今的十多年间,水井坊的国际化道路都不太理想。
如今,正是现任总经理胡庭洲任职一周年之际。在其上任后,改革动作不断:2024年“十一黄金假期”到来前,水井坊对52度500毫升*6水井坊臻酿系列普遍上调金额10元,后又暂停臻酿八号系列产品的发货和接单,此举被视为优化渠道供需关系、控货挺价,以应对行业下行周期和大单品价格倒挂的策略。而在今年春糖期间,水井坊又开启了“水井坊”和“第一坊”的双品牌战略。
不过,从目前的业绩预告来看,胡庭洲治下的战略和策略,效果仍不太明显。
03
行业困在周期里
事实上,水井坊的半年成绩单不仅是单一企业的困境写照,更是白酒行业从“扩产提价”转向“去库存保份额”的缩影。2024年,白酒行业已进入存量竞争阶段,而2025年第二季度消费疲软的加剧,进一步验证了行业“去库存”周期的漫长性。
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的《2025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显示,行业平均存货周转天数达900天,价格倒挂现象覆盖60%企业,终端需求疲软导致渠道堰塞湖效应凸显。
《2025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还直指,当前白酒行业正处于新一轮政策调整期、消费结构转型和分化期、存量竞争的深度调整期的“三期叠加”局面,分化将进一步加剧,马太效应愈发显著。头部企业如茅台、汾酒营收增速超10%,净资产收益率均超30%;而部分区域酒企营收下滑超35%,净利润跌幅超70%。
一季报的数据已经有所体现。茅台营收506亿元,同比增长10.54%,归母净利润268.47亿元,同比增长11.56%;五粮液营收275.48亿元,同比增长13.25%,归母净利润108.23亿元,同比增长16.08%;汾酒营收165.23亿元,同比增长7.72%,归母净利润66.78亿元,同比增长6.15%;泸州老窖营收93.52亿元,同比增长1.78%,归母净利润45.93亿元,同比增长0.41%。
但对比2024年业绩来看,行业“马太效应”虽在持续,但头部企业的增长亦难逃宏观环境束缚。
洋河、舍得、酒鬼酒、金种子酒等酒企则更为艰难,2024年营收、归母净利润则皆呈下滑趋势,并延续到2025年。其中,金种子酒2024年的归母净利润为-2.58元、同比下滑1067.17%,2025年上半年又预亏6000万元-9000万元;酒鬼酒2024年仅盈利1249.33万元、同比下降97.72%;今年上半年也再降,预盈800万元-1200万元、同比下降90.08%-93.39%。
复盘行业的困境,《2025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指出,2025年1-6月白酒市场的旺季需求恢复有限,整体销售表现平淡。26.9%的经销商、零售商反映春节前、中期消费量有所增加,但春节后没有明显的销售旺季;而在五一节假日期间仅有11.5%的经销商、零售商反映消费量有所增加。
目前,白酒行业的调整已从短期波动转向长期结构性变革。年轻消费群体对白酒文化的疏离、健康消费趋势的兴起,以及区域酒企的崛起分流市场份额,均对传统名酒企业的增长模式构成挑战。
另外苏州股票配资平台,政务禁酒政策深化(2025年5月新规禁酒范围扩大至所有含酒精饮料)加速消费场景迁移。商务宴请占比下滑,婚宴、家庭独酌成为核心场景。同时,高端酒价格带下移,如茅台1935批发价降至700元,中低端市场(100-300元)动销最佳,500-800元价位生存压力最大。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华证券_实盘股票配资平台_实盘配资平台APP观点